鸭子在端午节很受桂林人喜欢。
(相关资料图)
在枫林市场的一水果摊位,李子、桃子很诱人。
端午节作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,习俗众多。在桂林,端午节当天要在门上挂艾草菖蒲,在饮食上有不少的讲究,一个重要习俗就是“吃五子”。据悉,在历史上并没有准确地记载“五子”究竟有哪些,大多数人公认其中必不可少的是粽子,其余“四子”各个地方各个家庭则有不同的讲究。
端午节来临前,记者采访了数位桂林市民,听他们说说“吃五子”的故事。
“吃五子”为祛病
也是顺应时节
在民间有这样一条关于端午节的谚语:“端午节,天气热,五毒醒,不安宁。”一般来说,饮食习俗跟民间谚语总会有些关系,那“吃五子”是不是也是这样呢?
“是有一定关系的。”家住解东社区、年近80岁的王巧云告诉记者,端午节吃粽子是纪念屈原,而在古时候,端午节也是祛病防疫的节日,像挂艾草菖蒲、佩戴香囊,都跟祛病防疫有关系,利用它们特殊的香味,来达到祛病、防蚊、辟邪的效果。“所以,我们家是‘五子’一直以来都会包括蒜子,民间说法它可以避‘五毒’。”
王巧云说,他们家的很多习惯是从父辈那里延续下来的。在老一辈看来,过了端午节才算真正入夏,这时候也是蚊蝇等虫子病害出现的时候,吃蒜子等食物有清热解毒的功能。他们认为,大蒜性味辛温,具有解毒、散痛、止泻、驱虫、止血、祛风、祛痰的功效,对身体有益。
除此之外,“五子”也要吃得应时节。像李子和桃子,正好是这个时节上市的水果,新鲜又美味。“‘吃五子’当然还得要有这个时节的食材。老祖先留下的传统认为,饮食就要应时令、按季节,到什么时候吃什么东西,这是顺应自然的养生。”王巧云说。
不过,也有人对“吃五子”有不同的讲法。家住长虹西路的潘先生告诉记者,他听奶奶说起过“吃五子”的缘由,一是因为端午节是农历五月初五,“吃五子”是凑“五”这个数字,“还有一个含有好彩头的说法,就是‘五子’有多子多福、五子登科的意思。所以,每到端午节,家里面总会凑上‘五子’,好吃又有好意思”。
“五子”各不相同 有人觉得“凑齐”就好
到底“五子”是指哪五种食物呢?
王巧云说,以前家里会准备粽子、桃子、李子、蛋子、蒜子,她会自己提前一个多月腌制咸鸭蛋,就等着端午节吃。现在生活条件好了,“五子”也有了更多的选择,她家里还会加上一道以鸭子为主要食材的菜肴,“其实算起来,现在吃的都不止‘五子’了”。
有些地方“五子”则是指:粽子、鸭子、蛋子、蒜子、包子。可以说,每个家庭的“五子”会有小小的不同。
当然,这“五子”当中,必不可少的就是粽子。在施家园路卖粽子的朱满荣告诉记者,每到端午节前,总会有不少熟客提前打电话来订粽子,有人订十几二十个,有人则会预订上百个,给亲朋好友都准备好。“我端午节前后会包多种口味的粽子,但这些都是需要提前预订的,不然顾客可能买不到想吃的口味。”
百梓社区居民宋年祥每年都会精心准备端午节的“五子”,他的家人都说他很有仪式感。端午节一大早,他就会去菜市场采购。大多情况下,他会选择买粽子、鸭子、蒜子、桃子和李子。
“蒜子一定要选独蒜。我们以前会在端午节当天生吃一颗独蒜,但小孩一开始接受不了,只能把蒜子炒入菜中,算起来也相当于吃了蒜子。”宋年祥说,这些年,“五子”也有点变化,有时候鸭子吃腻了,为了凑齐“五子”,他会用肚子(猪肚)代替鸭子。“‘五子’没有具体的规定,就是为了求个好彩头吧。”
黄飞扬是00后,在她看来,中国传统节日有其特有的文化内涵,作为年轻一代,应该把这些文化传承下来,让传统节日不会被人遗忘。“我过端午节就会坚持‘吃五子’。以前每年都会提前要妈妈把‘五子’买回来。现在我在读大学,‘吃五子’不能像在家一样,只要能吃够五个‘子’,也算过端午了。”
今年端午节,黄飞扬打算早上来一个粽子或者包子,中午在食堂看看有没有鸭子,再买点桃子、李子还有瓜子和舍友一起分享。“这样既能不失端午节的味道,又不拘泥固有的形式,更适合我们过节。”黄飞扬说。
“五子”吃法不同 但心意相通
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,不少桂林人都表示,自己家里有在端午节“吃五子”的习惯,而不少家庭对于“五子”有不同的吃法。
家住红岭路的唐女士告诉记者,她家必不可少的是蒜子。她和老伴到70岁上下了,年纪大了吃糯米不容易消化,所以这些年“五子”已经变成蒜子、桃子、李子、鸭子和包子了。“其实我们家从端午节前半个月开始,每天中午都会准备一些独蒜,我和老伴一人吃上一颗生蒜,一直吃到端午节。”
不过,在端午节当天,唐女士会把独蒜放锅里蒸上几分钟,或者整颗独蒜跟肚子一起炖汤。“这主要是因为端午节的时候,儿子会带着儿媳、孙女来家里一起吃饭,而儿子从小接受不了生蒜的辛辣,孙女也是,所以我总会蒸熟或者炖在汤里,这样他们就能吃下去了。”
唐女士提醒说,现在天气热、雨水多,买蒜子要适量,因为如果不注意保存,很容易出现发芽的情况。“蒜子的保存环境要通风、干燥,如果能背光最好。要是把蒜子放冰箱保存,则一定不能让蒜子沾到水汽。冰箱内温度不要低于-2℃,以免冻伤蒜子。”
家住篦子园小区的老张这几天到菜市买菜时,总会到卖鸭子的摊位问个价。“每到端午节当天,买鸭子的人会很多,鸭子的价格也会有一点涨价。所以,我得提前了解一下行情,方便那天砍价。”老张说,他家在端午节当天主要就是做子姜炒鸭。先把子姜切成薄片,放在锅里干炒几分钟然后盛出,再进行炒鸭子的步骤。鸭子炒到半熟的时候放入炒过的子姜一起焖。“先干炒过的子姜更容易入味。在我们家,子姜炒鸭是不是做得好吃,就看大家是不是都把子姜先挑着吃完了。经常一顿饭吃下来,子姜都被大家吃完了还没过瘾,而鸭肉还剩下不少。”
和老张家不一样,全州人蒋小勇在端午节会采用全州传统的做法,为家人带来一道醋血鸭。蒋小勇说,他做醋血鸭有一个诀窍,就是要用老家酸坛子的酸水。每次回老家时,他都会带上一些酸水到桂林,因为他觉得用白醋调的酸水总会少点味道。此外,他会在做醋血鸭时放入不少配菜,例如苦瓜、五花肉、芋苗等。
无论是子姜炒鸭、醋血鸭,还是板栗焖鸭、白果老鸭汤,在桂林人的习惯中,不少传统节日都会以鸭入菜,不仅仅是端午节,还有中元节、中秋节、重阳节等。“其实一开始我也晓不得为什么过节要煮鸭子,爸妈怎么做,我就怎么吃了。不过,在我看来,鸭子做菜比鸡肉要有味道些,所以我还蛮喜欢逢节就吃鸭子的。”黄飞扬说。
除了一些传统的“五子”吃法,有的桂林人餐桌上的“五子”有一些变化。家住世纪西路的廖先生告诉记者,他老婆是南宁人,结婚以后,每到端午节她就会按照南宁酸嘢的做法腌李子。“将洗干净的脆李用刀像拍黄瓜那样拍上一两下,力度不要过猛,以免把李子拍烂。然后再加入适量白糖、椒盐、辣椒粉拌匀腌制即可。刚开始,我爸妈还吃不习惯,后来吃多了也觉得味道蛮好,每到端午节就会让我老婆展示这个手艺。”
这些端午“五”习俗
你知道吗?
在全国来看,端午节划龙舟、吃粽子是最常见的习俗。跟桂林端午节“吃五子”一样,不少地方也有自己的端午习俗文化,而这些习俗也跟“五”有关系。
江浙一带在端午节的饮食习俗上,就很有意思。
农历五月,老杭州人称之为“五黄月”,因有五种带“黄”字的食物在这个月份上市。根据传统习惯,杭州人有端午节吃“五黄”的习俗,“五黄”分别为黄瓜、黄鳝、黄鱼、鸭蛋黄和雄黄酒,也有人将黄梅、黄泥螺列入其中,现在不少人还用黄酒代替雄黄酒。在民间传统中,端午节是一年中“阳气”最盛的时候,吃“五黄”寓意驱邪避暑,还表达了希望家人平安顺遂、身体健康的愿望。
现在南京人的端午节餐桌上,“五红”是必不可少的菜肴。记者通过查询了解到,“五红”和桂林的“五子”一样,也有很多版本,其中一个就是“烤鸭、苋菜、鸭蛋、龙虾、雄黄酒(雄黄泡酒后呈橙色)”。当地民俗专家表示,南京传统意义上的端午美食是“五黄”,老南京人还喜欢将黄豆与雄黄酒一起炒。随着历史的变迁、社会的发展,“五黄”的内容逐渐演变为现在的“五红”。无论是“五红”、“五黄”,当地群众都觉得吃了这些后,整个夏天就可以避邪避暑了。端午节吃“五红”的另外一个原因是,这五种食品都是初夏季节的时令佳肴,营养丰富,味道鲜美。
以苏州为代表的江南水乡,端午的特色是“五白”,即白切肉、白斩鸡、白豆腐、白蒜头、茭白。
记者谭熙 文/摄
标签: